1987年狮子座的上升星座
- 本站
- 2024-12-02 17:21:54
本文以“宜居城市”为中心,从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延伸阐述了“宜居城市”的多元内涵和发展趋势。
:
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理想共识,宜居城市既指城市物质环境的舒适和美好,又强调了人民对于城市生活品质、社会服务、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多元需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宜居城市已然成为发展城市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四十年前的“小康生活”到今天的全面小康,人们对宜居城市的追求不仅局限于“住”这一重要维度,更涵盖对“行、食、学、娱”等全面的需求。如何打造宜居城市,是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正文:
一、“宜居城市”的历史反思
20世纪80年代末,“宜居城市”这一概念开始引起各国部门的高度关注,这不仅衍生了联合国“ Habitat ”计划,也影响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方方面面。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宜居城市”并非仅在当代得以确立,早在汉朝时期,即公元前2世纪,便曾提出“筑城教民,民得以安居畜息。”的思想。随着经济、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新工业革命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面临着新的课题:城市间的二元化趋势、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亟待解决,宜居城市的概念不断深化。要打造毫不折中的宜居城市,需经历人性化、可持续、多元并存等多重阶段。
1.1 人性化的宜居城市
在城市化高峰期,大城市可能会因为高强度使用场地和资源所带来的环境破坏,造成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城市老化,社会问题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发展人性化宜居城市已成为发展城市的重要方向之一。 人性化的宜居城市,应该以公共服务、环保、生态为三大核心维度推进,以此改善城市居民的整个生活体验,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发展。相较于个人的生活和享受,一个城市能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安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则更能决定一个城市是否具备人性化的标准。
1.2 可持续的宜居城市
可持续的宜居城市是指能够长期保持生态平衡、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城市。为实现这个目标,可持续的城市应该在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绿色发展和节约能源方面下大力气,这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可持续的城市,应该呈现“以人为本、生态协调,循环利用、资源优化”,以此打造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可持续的城市居民也将享用更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资源。
1.3 多元并存的宜居城市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多个阶层互相依存、协同发展的多元结构,这要求宜居城市应该是多元并存的。多元并存的宜居城市指的是能够容纳和接纳不同文化社区、民族、群体和群体间多维需求的城市。多元并存的宜居城市应该打破狭隘思维,尊重和平等对待不同族裔和文化背景的人。同时,对这些不同群体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使城市更加丰富多彩。
二、宜居城市的现状
2.1 值得称道的现状
今年6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起步较早的上海市、福州市、济南市、苏州市、太原市等26个城市被列入“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名单。这也表明,多数城市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比较显着的好转。
此外,宜居城市的现状在全球范围下也是值得称道的。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2018》显示,全球城市化进程将展开三次浪潮,即1960年至1990年第一次浪潮,1990年至2030年第二次浪潮和2030年之后的第三次浪潮。在三次浪潮中,发展中的城市化将会处于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冲击中,到2030年,全球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化的地区。同时,位于的两座城市——北京和上海,被评为全球百大佳城市之一,这也表明了宜居城市发展的良好趋势。
2.2 尚待完善的现状
当然,宜居城市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某些高档写字楼累积了许多“空房”,而大量农民工人却只能在“鸟不生蛋”的条件下居住在租金高昂的城市小区里。大量地下管线老化、下沉等问题,城市出行拥堵现象仍然存在。此外,城市的垃圾回收、废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医疗等行业发展亦需与城市整体发展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显然,城市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本的配合。
三、宜居城市的未来发展
3.1 智能化依托
现在的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跃进机遇。通过人工智能处理城市数据,智能设备不仅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更可以强化城市的自我进化能力和效率,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比如,无人驾驶技术,能够帮助从交通拥堵中解放出来的人类生产者更好地规划生活和出行;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深度探索城市企业活力等内在特质,并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附加值等等。因此,未来,城市的建设应该继续沿着智能化的思路发展。
3.2 社会多元发展
未来城市还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多元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和群体的多维需求。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人群需求,可以推出不同政策和配套服务,如公园、文化活动、体育设施等;针对不同文化、民族、习惯等,可以推出不同的社交配套,如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老年人亲子活动、少儿剧院等等,以推动城市多元发展。
3.3 景观与人文相融合
未来拥有更美好的景观和人文气息的城市也是高度期待的。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破坏生态环境和破坏原生态休闲娱乐设施等问题亟需解决,城市规划必须继续立足于自然、美丽,同时也注重加强人文标志。加强景观和人文标志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素质,同时,还可通过更美好的环境和体验,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意识。
结语:
在追求宜居城市的道路上,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课题。不过,在坚定信念、科学规划建设、完善市民服务、提升文化素质等多方面携手推进下,我们有信心打造一个更加美好、宜居的城市。